如今,美容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服务与营销的同质化问题愈发突出。不少美容院品牌陷入同质化的价格战,甚至也无法说清楚品牌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哪。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品牌营销策略缺乏清晰的方向,不知道目标客群是谁,所以更不知道要围绕哪一部分客群去展开营销。
一、想要做好营销,首先是要明确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美容院营销策略的起点,也是避免陷入同质化的核心。很多美容院品牌之所以在竞争中被动,本质是无法回答“什么是好的美容服务”,不能针对竞争,用一句话说清楚自己的差异。企业普遍在用户洞察、产品洞察上是匮乏的。
非常差异既服务过很多美妆产品、也服务了很多生活美容连锁品牌,生活美容、医美这个赛道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社会越进步,对美的刚需越大。但是反观目前的很多生活美容企业,还处于品牌和营销意识薄弱、过于依靠个人、总部管理功能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标准化和培训体系、督导体系不完善等基本问题。
行业中普遍存在存在“一刀切”的护理模式,忽略了肤质、肤龄的差异。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及服务同质化,营销同质化,美妆美容品牌需要进一步明晰自身的”品牌定位”,升级品牌形象,构建出”战略本身的获客效率”,从根源上摆脱价格战。
二、完善连锁管理与标准化体系
对连锁型美容院品牌而言,营销策略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管理的支撑。当前不少生活美容企业存在明显的管理短板:过度依赖店长或核心技师的个人能力,总部缺乏统筹管理功能,服务流程、培训体系与督导机制不完善。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营销吸引了客流,也会因服务质量不稳定、用户体验不一致而流失客户。
完善管理体系,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从用户到店接待、皮肤检测、护理操作,再到售后跟进,每一个环节都明确具体要求,比如皮肤检测需包含肤质、肤龄、敏感程度等核心指标,护理操作需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规范与手法标准执行,避免因技师个人习惯导致用户感受到服务的差异。
同时,企业需要强化培训与督导,定期开展技师专业知识(如不同肤质护理原理)、服务礼仪培训,同时建立督导团队,定期巡店检查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总部还需承担起供应链支持、营销资源统筹的功能,为门店提供统一的产品、宣传物料与活动方案,避免不同门店的宣传和话术参差不齐,让管理成为营销策略的坚实后盾。
三、聚焦用户需求,围绕用户来展开
很多美容院的营销很容易陷入企业的“自嗨”模式,核心是缺乏以用户为核心的思维。大多数是“我有什么就推什么”,而非“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想要精准匹配用户需求,需要多倾听用户的声音。可以定期梳理小红书、美团等平台的用户评价,看看用户常提到的“不满”是什么:未被满足的需求,同样也是战略机会点所在。
其次是做好服务管理,不少美容院拥有众多服务项目,却无法说清每一项服务的目标用户与核心价值。品牌需要对所有服务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服务“为谁设计”“能解决什么问题”,让用户自己进店就能自己知道想要做什么。这样一来,营销推广时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用户到店后也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能够大幅提升转化与复购。
四、让品牌自带营销力
对美容院品牌而言,好的营销策略不是“花钱买流量”,而是让品牌定位与服务设计本身具备获客能力。很多品牌投入大量营销费用却效果不佳,根源是定位模糊,而明确的定位能让获客方向更清晰,甚至能同时解决老顾客复购、新顾客到店与年轻群体吸引的问题,非常差异为开美美妆做的品牌营销策划就是典型案例。
通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极简护肤的生活理念——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多品类护肤品叠加,反而更关注成分安全、流程精简,希望用更少的产品、更高效的护理解决皮肤问题。这一趋势恰好与开美的困境和优势形成契合:彼时开美正面临“零售+轻护理”模式的定位困惑,既需应对线上零售的价格冲击,又要对抗传统美容院“重护理、高客单价”的竞争,同时还存在老顾客复购粘性不足、新顾客与年轻群体难以触达的问题。
同时,消费者对于“极简护肤”的趋势与开美创始人的护肤理念不谋而合,结合自身“零售+轻护理”可提供“产品+服务”一体化方案的优势,开美最终确定“极简护肤生活馆”的定位,并围绕品牌定位创意了“多一点周期清洁,少一点瓶瓶罐罐”的广告语,精准切中“护肤品越用越多、皮肤却越来越糟”的用户痛点。
在这一品牌定位指引下,开美的获客动作变得更精准更高效:在线上,围绕“极简护肤”主题,在小红书、抖音发布“多瓶护肤品叠加的危害”“周期清洁的正确步骤”等内容,精准触达追求高效、安全护肤的年轻群体;在线下,门店空间陈列与宣传物料均突出“极简”理念,减少冗余的产品展示,重点呈现“护理项目+配套零售产品”的搭配逻辑,让老顾客直观感受到品牌价值升级,也让“知道开美但没买过”的潜在顾客可以快速理解到开美的差异在哪。这种基于趋势洞察与自身优势推导定位、再以定位驱动获客的模式,没有依赖大规模促销,却实现了老客复购、新客转化与年轻群体的三重突破,大幅降低了营销成本。
美容院品牌的营销策略,从来不是单一的“推广技巧”,而是在品牌定位清晰的基础上,展开围绕定位的一系列营销推广与获客。在竞争加剧的当下,品牌唯有先明确出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再通过标准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围绕用户需求,让战略自带获客能力,才能摆脱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