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看似品类繁多、竞争激烈,但其实依旧拥有许多细分市场的战略机会。很多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核心原因在于缺乏系统的品牌营销策划思路,未能从消费者视角挖掘产品价值、找对竞争赛道。非常差异在服务白酒、预制菜、农产品、婴儿辅食等多个食品细分领域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策划实战经验,本文将讲述如何从从品类定位、价值提炼、人群场景绑定到流量转化的角度实现精准发力。
一、先定细分品类,找对竞争赛道
做食品品牌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所属的细分品类,也就是选对赛道。很多企业习惯跟随传统品类,却忽视了自身产品的独特性,从而陷入“人满为患”的困境。
比如非常差异接触的某白酒企业,配料中添加有机稻谷,本是行业少见的特色,却在最初将自己归为传统清香型白酒,与众多品牌正面竞争。非常差异通过分析发现,米酒赛道中仅九江双蒸占据低端市场,高端领域长期空白,且酱香是当下白酒消费风口。于是提出建议企业跳出清香型品类,考虑定位“高端酱味米酒”。这一调整不仅突出了有机稻谷的差异化,还契合了商务、礼赠等高端需求,同时避开了清香型白酒的激烈竞争。
预制菜行业同样如此,当前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但头部企业市占率仅14%,细分机会显著。非常差异建议预制菜企业避免盲目铺产品线,而是聚焦具体品类,因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前,是先选择品类,然后才是品牌。例如,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时,会先思考“想吃辣的还是不辣的”“要牛肉还是海鲜”“是烧烤还是轻食”,再选择该细分品类下的品牌。如同过去方便面通过“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等小品类诞生多个大品牌,预制菜企业只有聚焦细分品类,才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位置。
在农产品领域的品类选择则更为精准,非常差异服务的石崖茶项目,最初计划对标绿茶,但调研后发现其高黄酮含量(44.28%)、无咖啡因的特性更具竞争力——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是绿茶的300倍,还能应对中老年人对“不影响睡眠”“抗慢性病”的需求。于是我们为其定位在“高黄酮养生茶”,既突出了产品核心优势,又开辟了新的细分赛道,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解决行业痛点
消费者选择食品时,常常因为不知道产品好在哪而犹豫不决,而这正是品牌提炼核心优势的机会,大多企业习惯堆砌健康、有机等宽泛用词,却未能将产品特性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导致品牌缺乏说服力。
非常差异在做品牌策划过程中,始终用具体标准定义价值,挖掘可量化的标准。在预制菜行业,消费者普遍担心食材安全、保鲜技术,非常差异建议企业借鉴钱大妈“不卖隔夜肉”的思路,提炼生产或保鲜标准,用具体承诺来缓解消费者的顾虑。
非常差异在服务北大荒五常米项目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真假掺兑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消费者对五常米行业的信任岌岌可危,于是为北大荒提炼出“守自然不掺兑”的品牌定位,用央企的形象来树立行业标准,建立消费者对五常米“安全放心”的认知;初典核桃油项目中从加工工艺入手,提炼“只选一季鲜果,坚持一剥即榨”的广告语,既区别于行业内模糊的“新鲜”表述,又贴合母婴群体对“食材新鲜”的需求,最终在样板市场实现单店日销10瓶以上的成绩。
三、聚焦目标人群来选择渠道
食品消费具有强场景属性,“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吃”也往往直接决定了品牌的营销方向在哪。企业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最后往往什么人群都抓不住。目标人群模糊、场景分散,会导致企业的营销资源无法集中发力。非常差异的策划逻辑是:先锁定目标人群,再绑定具体场景,再匹配精准流量。
高端酱味米酒的核心价值是“高端+养生”,对应的人群是商务人士、礼品采购者,场景则是商务宴请、节日礼赠;石崖茶的高黄酮、无咖啡因特性,核心人群是65岁以上老人和关注健康的中年人,场景是日常保健、家庭饮用;初典核桃油聚焦母婴群体,场景是婴幼儿辅食添加,因此渠道优先选择母婴店,包装设计加入儿童视觉元素,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流量转化方面,非常差异建议中小企业优先抓精准流量,避免过度依赖老板个人资源。比如米酒行业,日均有3万多人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企业可通过搭建官网、优化搜索关键词,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潜在客户;预制菜品牌可结合电商平台,利用“烧烤预制菜”“轻食预制菜”等细分品类关键词获取流量;农产品品牌则可先打造样板市场,非常差异服务的初典核桃油品牌就是在山东淄博的母婴店渠道取得验证成功后,再逐步扩张,有效的降低了品牌的试错成本。
食品品牌营销策划的核心,不是“做花哨的营销”,而是“把产品的独特价值说清楚、传到位”。只有说清楚了我是谁,也就是品牌定位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回答我的客户是谁,我的价值特色是是什么?我的竞争壁垒是什么等系统问题。非常差异的实践证明,无论是白酒、预制菜、农产品还是婴儿辅食,企业要在不同的阶段明晰自己的关键任务,消费者的心智才是企业真正的终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