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品牌策划公司联系电话
食品餐饮

木屋烧烤品牌连锁经营策划案例

作者:非常差异 时间:2025/05/08 点击量:175

—从区域霸主到全国领跑,揭秘中式烧烤规模化复制的底层逻辑

 

导语

 

从深圳福田区的一家街边小店,到横跨18城,拥有234家直营门店的烧烤连锁巨头,木屋烧烤用22年时间书写了中国烧烤行业的传奇。作为首个突破区域限制的中式烧烤连锁品牌,其"百城千店"战略背后,是一套极具借鉴意义的连锁复制方法论。


 

一、行业困局:烧烤行业的标准化迷思

 

在2012年前后,中国烧烤行业发展瓶颈:

 

1.供应链标准化难题:

 

加工环节低效:穿串、腌制等关键工序依赖人工,标准化程度低,制约规模化扩张;

 

上游原料薄弱:牛羊肉规模化养殖不足,高端牛肉依赖进口供应链企业多聚焦中低端,缺乏高品质供应商。

 

2.同质化竞争与低效运营:

 

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不足,行业缺乏头部企业(2012年连锁品牌占比不足5%),同质化竞争严重;

 

产品创新不足,依赖传统食材,强社交属性导致翻台率低,门店运营效率受限且季节性波动明显。

 

3.规模化与本地化矛盾:区域口味差异导致全国性品牌难以形成,跨区域扩张需调整产品结构,但标准化与本土化平衡困难,制约连锁化进程。

 

4.技术与标准化缺失:

 

设备落后:主流使用炭火烤炉,环保性差;中央厨房及智能设备普及率低,高度依赖人工,导致规模化生产受限;

 

品控难题:食材新鲜度、腌制工艺依赖经验,缺乏统一标准,食品安全隐患突出;

 

服务标准:区域性品牌跨城扩张成功率不足,标准化手册束之高阁,"连而不锁"现象普遍。

 

彼时行业流传着"烧烤不过长江"的魔咒,而木屋烧烤却要在全国18个一线城市复制"深圳味道"。

 

二、木屋面临的问题

 

2012年的烧烤行业正经历黄金发展期,作为深耕深圳市场多年的烧烤品类领军者,“木屋烧烤”已成为深圳城市名片,凭借独特的产品基因与品牌积淀,已具备跨区域复制的基础,然而在迈向"千店连锁"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突破区域扩张中的标准化困局、构建可持续的人才复制体系以及外来专业团队和内部草根团队的融合问题成为当时这家企业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

 

1、标准化落地困境:原有门店操作手册与培训文件体系完整但与实际业务不匹配,使标准化执行缺乏有效抓手,导致执行断层;重新梳理标准化过程中,木屋团队对“门店标准化”与“顾客服务体验”存在认知偏差和分歧。

 

2、关键岗位复制不足:店长培养周期长,储备干部留存率不足,总部赋能基层的职能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缺失;

 

3、组织文化融合:来自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品牌的专业人才与内部草莽团队融合时,存在文化基因冲突和能力断层情况,形成了"体系派"与"经验派"的博弈局面。“体系派”(标准化思维)以标准化执行率、顾客体验为考核核心,内部“经验派”(实战惯性)以单店业绩增长为衡量标准,“体系派”缺乏实战经验,”经验派”缺失系统方法论,形成“双向能力黑洞”,导致执行策略冲突。

 

三、解决方案:以标准化破解连锁复制基因缺陷,构建门店运营标准化、执行思维校准、文化共识落地,实现千店复制零变形。

 

1.单店盈利模型优化

 

现有单店运营体系存在"形似神散"的现象,从产品品质稳定性到服务流程标准化均呈现显著的差异。重新明确定位木屋核心客群、竞品差异化分析以及区域消费潜力评估,基于产品结构、盈利测算、运营模式、岗位标准、人才复制、服务体验六大核心要素重构木屋的可复制标准化,实现顾客体验与经营收益的双向提升与良性循环。

 

2.门店标准化体系构建

 

构建“千店一面”标准化操作系统,统一执行思维,破解连锁复制底层逻辑混乱难题;

 

木屋门店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单店模型为基础,聚焦“顾客体验关键点”,从人员服务标准化、产品服务标准化、场景标准化三大维度进行重构。

 

标准化革命:首创"2580原则"(2人操作、5分钟出餐、80%标准化菜品),将烧烤制作拆解为136个标准化动作;其次,首创设备标准化,将“炭烤烤炉”更换“气烤烤炉”,确保不同门店的操作统一,减少人为差异,平衡效率与品质,让品质与效率在规模化扩张中平衡。

 

3.人才复制

 

人才裂变:创建“值班店长”制度,打造“店长储备池+实战训练营”双核机制,实现人才供给量倍增、培养周期缩短。

 

4.团队融合

 

团队融合:项目顾问同时担任“融合教练”的角色,通过文化解码,解决双方文化基因冲突,助力实现双向赋能,借助动态平衡机制促进标准化与实战经验有机融合,锻造铁军凝聚力,打造“体系为骨、经验为魂”的融合型团队——实现体系标准穿透力×本土经验进化力×团队融合聚变力的三重叠加效应;

 

PK文化植入:建立"日清-周赛-月评"PK机制,将PK文化融入日常运营、培训晋升等日常经营中;

 

管理跃迁:输入“连锁系统方法论+定制化辅导”,管理团队从“经验驱动”转型“系统驱动”;

 

团队聚变:通过“四欣会+高管战略沙盘+轮岗制”,破除部门墙,管理协同效率提升。

 

项目效果:

 

标准化系统构建:建立终端门店标准化操作系统,统一执行标准与思维模型,破解连锁复制底层逻辑混乱问题,实现“千店同标”。

 

人才复制建设:通过“标准化培养体系+实战型人才池”双轨机制,系统化输出店长储备人才,缩短关键岗位培养周期。

 

组织效能升级:基于文化解码与文化共识,搭建双向赋能体系,通过多样化的团队训练,打通团队沟通壁垒,完成团队融合,提升团队凝聚力。

 

管理能力系统化:输入连锁系统方法论,通过“教练式辅导+实战型管理工具包”,赋能管理团队实现从“经验驱动”到“系统驱动”的能力跃迁。

 

里程碑成就:

 

2012年项目启动前16家门店,2012年12月项目结束时21家门店;

 

2024年突破30亿,稳居烧烤行业第一;门店覆盖18个省份,23座城市,门店数超200家,成为中国烧烤餐饮行业头部品牌;

 

构建起"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三级增长飞轮,成为烧烤行业首个完成全周期进化的品牌。

 

三、木屋案例的启示——融合的本质是系统重构,而非简单拼合。

 

木屋烧烤项目的成功印证了:

 

标准化建设绝非简单拼凑外部手册或对标行业标杆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通过系统性工程实现基因适配——涉及企业发展阶段、发展目标、业务模式、差异化竞争环境、企业文化以及团队适配的深度重构。企业受限于内部视角局限、方法论缺失及技术工具薄弱,往往陷入“标准化陷阱”(如制度冲突、执行变形、文化割裂等)。专业咨询机构能为企业定制兼具行业共性与自身基因特质的“适配型标准体系”,这才是破解标准化落地难题、实现可复制扩张的核心路径。

 

正如创始人隋总所言:“绝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没有到“深入无人区”的阶段,也还不需要自己探索出路。许多问题和困难在其他行业中都有先例可循。愿意寻找并学习他人的经验,从更成功的企业身上得到解决方案,这是木屋烧烤22年来仍然活着的重要原因。”

非常差异“品牌定位老师”直线服务 STRAIGHT LINE SERVICE

非常差异咨询热线 0755-29363965